一直以來我對紀錄片的觀感只有兩個字「無聊」。但在看完這部片之後,我完完全全的改觀了,或許紀錄片沒有像其它電影般那樣的視覺特效,也沒有令人覺得精采的劇情鋪設,可是卻是最容易道出人性的方式,也更容易讓人們反思自己生活中應該珍惜的東西。

  雖然這部片只是記錄受難者的心路歷程,但卻是十分的感人,看著他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原本所熟悉的一切,看著挖土機在幫忙他們尋找親人的遺體時,我心中一直不斷有一股鼻酸湧出,我一直告訴自己絕對不能哭出來,但在回宿舍的路上我還是不經意的哭了出來,我原本一直以為看紀錄片會睡著的我,當時竟然是很清醒的將這部片看完了。

  影片裡面我最深刻的一幕大概是那位女大學生吧!她們家中只剩她和大哥還活著,其他人都因為九二一地震的天災而喪生了,地震發生之後,她馬上回到老家要尋找其他親人的遺體,不過,天不從人願,時間就這樣無情的一天天的過去,但還是沒有任何的進展,最後連鄉公所的人都放棄了,她也只好忍著傷痛為沒有得到安葬的家人舉行告別儀式,也因為這樣讓她從感到驚恐、失落,甚至是最後的憤怒,她曾經說一句話「他們背叛了我,為什麼連一次都沒有來看我?」,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她想再見家人一面的感覺,即使是在夢中也好,但是,她卻什麼都沒有。她也曾經一度想自殺,因為她覺得好像死對她來說才是一切的解脫,而拍攝該影紀錄片的導演吳乙峰及時用自己現在和父親相處的模式勸說,才阻止了她這個念頭,也因為這樣讓她開始從新思考「生命」對她的意義是什麼?我想,最後她想通了,自殺並不能解決事情,只會讓其他人更傷心而已,就是這股意念讓她重新振作起來的吧!她最後決定靠著自己到紐約唸書,在那裡開創自己的另一個新人生。

  不過,影片也有讓我覺得非常訝異的地方,就是導演吳乙峰和朋友王家勳的來回信溝通,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導演的朋友在他唸大學時就因為一場火災而喪生了。很顯然的在影片中的王家勳是他所和想的一位人物,剛開始我會覺得這個王家勳是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因為他會支持乙峰導演的夢想,即使是導演家中的人都反對,但是,到途中我又覺得他好可惡,為什麼乙峰導演寄信給他說明他現在在災區的狀況,他卻一直都不回信呢?但其實不是他不想回信,而是他早已經沒辦法做到這件事了。影片最後一幕導演自己有說「即使他已經不存在了,但他永遠存在我心中的記憶裡。」,這句話我非常的贊同,就因為我也有過相同的遭遇,從小就是單親家庭的我,對爸爸這個名詞很熟悉卻又陌生,但是,就如同乙峰導演所說,我心中還存在著那位虛擬出來的理想爸爸呀!所以,我並不會因為沒有爸爸而感到空虛。

  生命有可能會是稍縱即逝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愛惜身旁所有事物,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哪一天可能會失去他,而等到失去時想要把他再一次喚回來時,卻已經是怎麼喚也喚不回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柳源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